2013/11/11 拔毛症及其治療  
拔毛症及其治療
 
■臨床心理師兼督導 林希陶
拔毛症在國內的資訊較少,也較少專業人員討論。因為之前曾經治療過這樣的個案,確實有必要好好瞭解一番,就去找了相關的文獻來閱讀。這篇文章算是閱讀筆記,希望能提供一些簡單的治療建議。
Trichotillomania(拔毛症)這個字乍看之下根本不會唸,這是一個希臘文,是從三個字組合而來,Trich代表「頭髮」,tillo代表「拉」,mania代表「疾病的衝動」。綜合這三個字,就可以知道這樣的狀態是衝動的拔頭髮,而且具有生病的意涵。大部分的個案好發於兒童期及青少年時期,當然任何年齡都可能會發生。目前的流行病學資料顯示,約3.5﹪是女性,1.5﹪是男性,成年人個案以女性居多,兒童個案男女比例約相同。
拔毛症所拔的毛,在任何區位都可能發生,舉凡看得見的頭髮、眉毛、睫毛、鬍子,看不見的胸毛、腋毛都有可能。拔毛的方式大部分都一點一滴開始,就是慢慢拔,不會一下就拔太多。拔毛的部分也可能會變動,有時從睫毛開始,接著會變成頭頂或後腦杓。有一些兒童會拔別人的毛,或是拔寵物的毛。有拔毛症狀的個案,也較常會出現其他傷害身體的行為,如咬指甲、摳皮膚等等。我遇到的個案中,有的小孩就不只是拔毛髮而已,他的指甲也被咬到最底,看了都會覺得痛的程度。
對拔毛症個案而言,大部分的人的強度與持續性都是經常變動的。有的人可能延續幾週或幾個月,這個問題就緩解,不會再復發,少數人會因為不明原因突然又拔起毛來。如何區辨他們的嚴重度?毛髮變少是最輕微的,中等的會造成皮膚表面的損傷,最嚴重的是已經拔到完全禿掉的。五歲以下就發生的個案,我們稱為早發型的拔毛症(early-onset trichotillomania),這樣的個案是比較輕微的,因為他們會出現這些行為,可能是為了自我探索或自我安慰,跟吸手指類似,大部分會隨著年紀漸長而消失。但還是有一小部分的人會繼續拔,直到長大也不會停歇。
若拔毛的狀況已經影響到外觀時,不管大人或小孩對於他們的外表都會覺得困窘或羞恥。他們會想辦法掩蓋這個缺失,小孩會想辦法否認這件事,對於父母、朋友的詢問,會編造一些理由。大一點的青少年或成人,則會用其他方法來掩飾,如剪一個特別的髮型、戴帽子、使用化妝品(假如是拔睫毛的人,可能會盡量使用睫毛膏來隱藏)。他們也會因為覺得羞恥而影響到自尊,甚至損壞了社交、學業及職業功能。有一些人甚至會拒絕就醫,對於詳細的檢查充滿抗拒。關於拒絕的部分,很常與家長態度相關。有的家長帶小孩就醫之前,不先說清楚,當然容易引起抗拒。如何順利的說服他們持續治療,確實是困難的事。
家庭中有這樣的小孩,通常會充滿了挫折。家長可能常常會被指責不會養育孩子,好事的人甚至會提供很多似是而非的方法。不管國內或國外都是相同的情形,家中只要有一個特殊的孩子,家長都會受到莫名的指摘與壓力,要堅強到好好面對是件不容易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