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23 淺談精神分裂症  
淺談精神分裂症
 
■住院醫師 呂宇席
「最近一直持續這樣。就是想要說什麼,每次也只能想到一些不對勁的用語。不對勁的,或完全相反的。可是想修正時,就更混亂而變得更不對勁,就越發搞不清楚自己最初到底想說什麼了。感覺簡直像自己的身體分開成兩個,在互相追逐一樣。正中間立著一根非常粗的柱子,我們一面在那周圍團團轉著一面互相追逐。正確的語言總是由另一個我擁有,這邊的我卻絕對追不上。」
<<挪威的森林>>,作者村上春樹說這是一本100%關於戀愛的故事,上面這一段19歲的故事的女主角直子精神分裂症前驅期「沒有辦法好好說」的痛苦,隨著故事的進展,直子的思考障礙越益嚴重(寫信成了很大的負擔,想說話卻常常找不到適當的用字遣詞等),最後不得不中斷學業而到「阿美寮」療養,之後也出現了幻覺,最後追隨姐姐和男朋友Kizuki的腳步以自殺讓自己永遠留在21歲。
  在精神分裂症進入所謂的「活躍期」前,都有一段不算短的「前驅期」,症狀的呈現可能包羅萬象,例如「注意力變得無法集中」、「腦袋慢慢變得不靈光、變笨了,想用功卻怎麼努力總是徒勞無功」、「對外界的環境變得很敏感,變得容易緊張而不敢與人接觸或不知道怎麼用適當的方法和他人互動」,久而久之變得更陰鬱、退縮、整體的功能(課業、人際關係或是生活自理能力)也變得退化,若是發生在青少年時期,家長或是師長可能會誤解了孩子的問題出在哪,而致互動也出了狀況。事實上,在疾病初期(前驅期)要得到正確的診療亦是不容易,主要的原因可能有病患對於自己的情形很難清楚的去描述、旁邊的人也不容易去區分他們所描述的是否只是一些特殊的情緒反應,因此容易歸因成常見的「憂鬱症」、「焦慮症」或是「適應障礙症」。
  近來的研究發現,病人從發病到首次的就醫平均相隔約2年。在病人未接受治療的這段期間(duration of untreated psychosis,以下簡稱DUP)越長、預後便越差。換言之,早期發現、及早介入治療而縮短DUP,不僅僅能減少急性精神病症狀的可能性,亦能改善長期預後和減少藥物劑量。因此,如何早期區分出精神分裂症與其他精神疾病的不同、給予適當的治療與協助而維護身心健康,是你我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