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9/23 認識精神分裂症  
認識精神分裂症
 
■住院醫師 楊偉成
相信許多人都聽過「精神分裂症」的名詞,但精神分裂症究竟所指為何?「精神」可以「分裂」嗎?這個詞事實上由19世紀瑞士精神科醫師尤金•布魯勒(Eugen Bleuler)取名,他指的並不是人格上的分裂,而是指這些病人臨床有認知、知覺上的問題使其思考顯得片斷、混亂而得名。更貼切的說,這些病人的心智因為疾病而顯得破碎、混亂,無法分辨何者為真、何者為假。事實上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可能呈現許多症狀的組合,變化性可能相當多。根據美國第四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這些病人可能呈現有幻覺(在外界無刺激的情況下感受到聲音、影像或觸覺等)、妄想(錯誤且偏離事實的想法,雖然經不斷的解釋或事實證明仍無法改變的想法)、思考流程的障礙(如胡言亂語、片段的言語、思考中斷停頓)、僵直、固定不動的行為、人際關係的疏離退縮、缺乏動機、情感冷漠等。由於呈現症狀的不同,患者的表現可能出現相當多的差異。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可能包括遺傳的因素、環境壓力及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及血清素)不平衡有關。由於缺乏治療會造成患者的工作能力、人際關係及情緒控制不良,且發作時可能因為妄想或幻覺產生對自身或他人的危險性,長期藥物治療避免復發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加上目前研究顯示早期治療可以減緩患者功能上的退化,幫助患者維持較好的社會功能,千萬不可因諱疾忌醫錯失早期治療的機會。由於許多患者因認知功能上的障礙常常不認為自己生病,且情緒調控上亦可能有障礙,與家人或朋友產生衝突是常見的現象。日常生活中與病人相處時採取不批評、不爭辯其妄想或幻聽內容的真實性是支持的重要一環,並應鼓勵患者用語表達自己的感受。若患者因情緒或妄想、幻覺出現攻擊或破壞的行為時,家人或朋友不可慌亂,需控制自己的情緒,避免挑釁或敏感性的言詞,應以沉穩的態度告知病人這是不適當的表現方式。同時需提供安全的環境,移除家中可能被用來攻擊的物品,並於情緒高昂時避免單獨的接觸,尋求其他人的幫忙,並於必要時送醫治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若能得到適當的治療與照護,許多病人可以維持良好的社會功能,他們需要家人與社會更多的理解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