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8/21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十二怒漢》(12 Angry Men)
 
■葉書旻
“十二怒漢”, 為一齣於1957 年由米高梅公司製作之美國黑白電影。利尊勞•羅斯(Reginald Rose)原著,薛尼•盧梅(Sidney Lumet)執導,主演為亨利•方達。電影內容為關於一個12 人陪審團之討論過程。全劇深刻探討美國法律正義及陪審制,被認為是美國電影史上最重要的電影之一。並於1957 年獲柏林影展金熊獎會接觸這部電影是因為大學時其一門課程的需要。老實說,一開始我認為,他有點乏味,一方面預先立場的感覺,再加上它的拍片手法老舊,所以我覺得應該是部無聊的影片。但是一切想法都在我仔細看影片之後推翻,我只能說,”十二怒漢”是很值得觀賞的一部好片。我把他大概分成幾個部份來分析,以下為我個人的見解及心得:
首先,我從陪審團的方面來看,陪審團顧名思義是由12 位男人所組成,他們有著不同的背景,也就是說,他們有著不同的思路與想法,而如此,也正造成他們的之後討論的爭吵。這12 個男人的判決,不單純只是單純的表決,而是決定了一個小男孩生死的重要關鍵。一開始的表決,我看到的情形是,一行人明顯從眾的行為,本來有些人舉棋不定、不知道該不該舉有罪,但是看到大家都舉了,他不舉好像很不合群。在12 人中,有一位先生排除眾議(8 號陪審員-大衛),他在無罪的那一部份舉起他的手,它的理由是他不能確定是否小男孩有殺人,於是大家問他的看法是怎樣,大家搞不懂為什麼他要投無罪票,增加整個討論的混亂。而這位八號先生的答案是:「事關一個人的生死,難道連討論都不討論一下嗎?」這句話當時敲了我一下,是啊!是攸關一個人生命的決定阿,怎麼大家都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有位先生於是要求大家說出那些認為有罪的人的看法,我發現到,有些人根本是支支吾吾,亂說一通,因為,他們是跟著別人舉手,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真正的立場都講不清楚。
在一整個討論的過程,陪審員都是一些與命案毫無牽扯的人,他們與男孩跟受害者沒有直接的關係,照理說,秉持公正無私應該不是件難事,但是,我看到的卻不是這樣。在討論的開端,我看到的是,大家都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有人因為擔心晚上的球賽,就亂說一通以應付,有人試圖要跟人家聊他昨天聽到的故事,還有人在討論期間再跟人家聊天,他們把一個小孩的性命當成遊戲在看待,很不重視;從另一個角度看,3 號陪審員心中有著根深蒂固的偏見,以至於影響到它的思路及判斷。在討論中,我看到八號先生(大衛),他一直很懂得運用同理心並且運用男孩的原生家庭以以及外環境來推斷案情,他同情小男孩的遭遇:小男孩出生貧民區、幼年喪母、父親服刑中等方面,來推斷男孩無人管教又常受人欺負,以至於是否造成他既野又憤怒的個性;而他又依著自己所推論的,再延伸下去思考,還常受人欺負常受人毆打,如此的遭遇男孩都遇過,而他又怎麼會因為一巴掌而犯下殺人的罪行?
偏見,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幾位陪審員明顯表現出對於貧民窟小孩的偏見:罪惡的開端、社會亂源、廢物等等,這也引起一位同事貧民窟長大的陪審員的反彈,大家對於貧民窟所抱有的既有基模所造成的錯誤判斷,產生了邏輯思考的錯誤。像是:「他出身貧民區,這是罪犯的根源地」、「眾所皆知,有貧民區背景的小孩,對社會具有潛在威脅」都是。我記得影片中的後段,有位陪審員講了一句話:「往往很難由這種事情(指的是此凶殺案)擺脫個人偏見,偏見往往涵蓋事實。」是啊!在大家的討論過程中,就很明顯的證實了這句話。其實我覺得,大家會抱持這種偏見是不可避免的!就好像我們到現在的時代,一些無形的烙印(stigma)以及偏見,就如同大家還是會把黑人跟犯罪畫上等號是相同的道理。
透過說服與溝通,揭櫫這部影片中的大纛,從一開端就一直延續到片末。彈簧刀、老人的行動能力、以及婦人的視力問題等等。一開始,我感覺大家都過分依賴證詞,認為既然是證詞,就有一定的可信度。沒錯,我們不可否認證詞有他一定的可信度,但是過分依賴、盲目聽從是否就是好的方法?我想不是的。八號先生在這方面,就有著比他人更好的判斷及思路。他試著用實際的操作、時間的推斷以及牽引大家思考的方法,個個擊破本來投有罪票的大家。還有坐在八號先生旁邊的老先生,我覺得他很有趣。一開始發表意見都會被某些人推翻,但是他在最後卻做出了非常有利及合理的判斷。在一步步的剝開了陪審員層層包裝的證詞及辯解,我們看到的,是真理的出現以及陪審員真正的想法。
一言以敝之,“十二怒漢“這部影片,既沒有像哈利波特奇幻又絢麗的聲光效果也沒有華麗的燈光與手法,但是蘊含着發人省思的黑白畫映,在演員試著將角色透析,進行靈魂扮演的同時,一步一步的在打開人心,我覺得,我不只是看到一部很好的作品也同時看到一部讓我深刻思考的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