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7 「腸」保健康,才有「腸」久的人生~談大腸癌篩檢  
「腸」保健康,才有「腸」久的人生~談大腸癌篩檢
 
■護理長 陳芝蘭
根據衛生署死因統計顯示,2009年台灣有39,917 人死因為癌症(男性25,284 人、女性14,633 人),佔所有死亡個案28.1%,而大腸癌為國人癌症發生率第二位及死亡率第三位。就發生人數而言,大腸癌於2006 年首度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大腸癌主要是由大腸內的腺瘤瘜肉癌化所造成,如能早期發現腺瘤瘜肉予以切除,可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因此大腸癌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治癒率很高的癌症。據統計早期的大腸癌如果妥善治療,存活率高達90%以上。
研究顯示,每1~2 年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IFOBT)可以降低50∼69 歲民眾大腸癌死亡率18∼33%。糞便潛血檢查(FOBT)是檢查糞便中是否有血,目前糞便潛血檢查是用免疫法,不需飲食限制,因此相當簡單方便,如果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時,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其好處是檢查過程如有發現病兆或瘜肉時,可以直接取樣做切片或是將它切除。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以後,所以50歲以上民眾應每1~2年接受糞便潛血檢查,但是有個人或家族瘜肉症或大腸癌病史的民眾,建議直接接受全大腸鏡檢查,檢查年齡也要提早。
依據基隆市社區闔家歡篩檢成果,大腸癌每年糞便潛血篩檢,每挽救一人年命也只要新台幣16,962 元,這與治療的花費相較來看,是相當具成本效益;因此國民健康局自93年起,開始推動50-69歲大腸癌篩檢服務,93年至97年,已篩檢約120萬9千人,發現1,298個大腸癌個案,且約三成以上屬於零期或第一期的個案。除了養成定期篩檢的習慣之外,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大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研究指出,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大腸癌的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大腸癌的發生。
本院自2010年在首長的極力推動,並加入「醫院癌症醫療品質計畫」以來,符合腸篩年齡的員工接受腸篩率卻只有33﹪,其中陽性篩檢者,有些人在進一步確診後做了手術,感恩政府的癌篩政策,慶幸自己早期發現;有些人則是因為害怕檢查造成的不適,或不敢面對萬一確診結果是癌症的打擊,而遲遲未進一步確診;一樣心,兩樣情,自己的身體還是得要好好照顧才是。